在全球化浪潮与日趋严格的监管环境下,金融机构在进行客户尽职调查(CDD)的过程中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。尤其是对于涉及境外交易的业务,如何高效、精准地识别其最终受益所有人(UBO),已成为反洗钱合规工作的重中之重。今天,我们将分享一则邓白氏助力某大型国有银行,成功应对这一挑战,化繁为简的成功案例,了解如何与客户一起构筑坚实的合规防线。
背景
该客户为中央管理的大型国有银行,国家副部级单位。近年来,中国人民银行下发的《关于加强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有关工作的通知(银发[2017]235号)》等一系列监管文件,明确要求金融机构贯彻“风险为本”的原则,对客户,尤其是受益所有人的身份进行穿透式识别和持续性管理。这不仅是对新客户的要求,更涵盖了庞大的存量客户群体,为该银行的合规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。
业务挑战
迷雾重重的境外实体与低效的人工审核
在落实监管要求的过程中,该银行的合规部门面临着三大核心“痛点”:
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业注册信息、股权披露标准差异巨大,公开渠道信息零散、滞后甚至相互矛盾,导致客户难以全面、可靠地获取境外企业股权及控制权信息。
传统的尽调方式依赖人工搜索、整理和分析,面对复杂的交叉持股和多层级的法人实体,绘制一张完整的股权结构图往往需要数天时间。这不仅严重影响尽调效率,同时还占用了大量人力资源,而人工调查也容易因疏忽而出错。
企业股权和控制权是动态变化的。一次性的尽调报告很快就会过时,无法满足对存量客户进行持续性风险监控的要求,导致银行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,与“高风险”实体持续维持业务关系。这些挑战不仅使银行面临巨大的合规风险,也直接影响了客户准入(Onboarding)的效率,延缓了业务发展。
解决方案
批量交付 + 落库机制,构建全球受益所有权全景图
针对该银行的痛点,邓白氏提供了全球数据批量交付与落库的尽职调查方案,结合全球商业数据与合规分析能力,从数据、技术到流程实现端到端支持。
穿透迷雾,洞悉全球受益所有权
邓白氏利用覆盖全球超 6 亿条商业实体的动态数据,结合唯一识别编码邓白氏编码® (D-U-N-S® ),批量解析客户名单中的境内外企业家族关系,将多层级、多地域的股权结构“串珠成链”,直达最终自然人股东,实现UBO穿透识别。
落库管理,实现行内内部系统无缝对接
所有批量处理后的基础信息、受益所有权数据及股权结构信息,统一交付并落库至银行内部风险管理系统,方便后续在内部流程中直接调用、比对和分析,大幅减少重复查询与人工整理工作。
动态更新,从静态尽调迈向动态监控
落库数据按照月度进行定期更新,一旦企业股权、关键人物或风险评级发生变化,即可触发银行内部的风险预警机制,实现“风险为本”的持续管理。
项目成果
效率与合规的双重飞跃
通过与邓白氏的合作,该银行在合规管理和业务运营方面取得了显著的量化成果:
通过自动化数据接入与可视化分析,原先需要数天完成的复杂境外实体尽调,现在可缩减至数小时,合规团队得以从繁琐的数据收集中解放,专注于高风险案例的深度研判。
借助邓白氏权威、全面的全球数据,银行对境外客户的识别覆盖率和准确性得到质的飞跃,有效降低了因信息不全导致的合规漏洞。
据初步估算,自动化流程的应用帮助银行降低了约40%与企业身份识别相关的人工审核成本,改善了客户体验,为业务部门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窗口。
在合规即是核心竞争力的时代,选择正确的合作伙伴至关重要。邓白氏凭借全球数据能力和深刻的行业洞察,正在帮助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,将合规挑战转化为管理优势。此次与该大型国有银行的成功合作,再次印证了数据驱动的风险管理是通往安全与增长的必由之路。